最近搜索
暂无记录
热门搜索
俄罗斯军工展
海南农博会
马来西亚食品
电动车
电池
热门展会
2024第17届上海中冰展|冰淇淋展|冷冻食品展
2024中国西安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 2024西安消防展
2024上海中冰展|冰淇淋展|冷冻食品展
快捷发布
创作中心
订单
消息
设置
首页
找展
展团
签证
我的关注
我的展圈
展会计划
+
发布展圈
未登录
18221756169
暂无简介
关注
0
粉丝
0
+关注
动态
收藏
赞
评论
最新图集
全部
问答
图文
展会
展团
签证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8小时前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5 月 20 日,宁德时代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股票代码:03750.HK),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标志着宁德时代进一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更为其推动全球零碳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绿鞋前 1.35 亿股,发行价 263.00 港元 / 股。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行是首个以 “仅设定价格上限” 方式完成定价的 “先 A 后 H” 上市项目,价格上限较定价当日 A 股收盘价零折扣。并且,从启动到完成仅用时 128 天,彰显了其高效的执行力。投资者阵容强大,涵盖来自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保险资金及多策略基金等。上市首日即高开,开盘价 296.00 港元 / 股,较发行价上涨 12.55%,展现出市场对宁德时代的高度认可。
在上市仪式上,宁德时代董事长兼 CEO 曾毓群发表了《创新全球零碳科技,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主题讲话,深入阐述了全球零碳经济的广阔前景以及宁德时代的战略布局。宁德时代的港股上市,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全球零碳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在零碳时代,宁德时代将携手各方,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宁德时代在全球零碳经济领域创造更多辉煌,也期待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零碳经济的建设中来,共同打造属于我们的 “您的时代”!
展开全文⮟
0
0
0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8小时前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迈向绿色低碳的关键节点,一场能源与科技的深度变革正在台湾上演!2025 年 5 月 19 日,由鑫思创氢能 EPC 总承包的台湾地区首座 “绿电制氢 - 智慧加氢” 一体化标杆项目正式开机,这不仅是氢能技术应用的里程碑,更将为台湾半导体产业注入全新活力,重塑全球晶圆代工竞争格局!此次项目的顺利开机,是鑫思创氢能深耕 “绿电 - 绿氢 - 绿色应用” 全产业链融合的重要成果。未来,鑫思创氢能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携手更多产业伙伴,推动氢能技术在更多领域、更多场景落地生根,用清洁、高效的氢能,为全球零碳转型注入澎湃动能,共同书写能源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展开全文⮟
0
0
0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昨天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在环保行业,“投 - 建 - 运” 模式的综合型环保企业正面临类似 “中年危机” 的境况。随着行业从 “增量扩张” 转向 “存量运营”,综合型环保企业从工程驱动转为运营驱动,而行业上半场工程时代的粗放发展,给下半场运营时代埋下巨大隐患,导致企业竞争变大、盈利变差、经营变难,运营的优化升级成为化解危机的关键,也成为环保行业下半场的主旋律。一、上半场的 “粗放旧账”:环保运营的结构性痼疾环保行业上半场是跑马圈地、粗放扩张阶段,各地上马大量市政基础设施,但项目存在诸多问题。工艺路线设计脱节大量工程设计未结合实际运行工况,存在设备选型冗余、系统配置混乱等情况。如某西部城市新建市政污水厂,采用的工艺因进水负荷长期偏低、碳源不足,导致运行效率低下、运营成本过高。工程建设质量堪忧“重投资、轻质量” 现象普遍,项目为赶周期、压造价,施工安装质量差、设备调试不充分,运营阶段问题频发。像北方地区某大型 PPP 项目建成两年后仍无法稳定达标运行,需投入大量额外费用 “补锅”,运营效益极差。“建管脱节” 现象严重环保企业普遍注重一次性建设成果,忽视长周期运维和经营策略,运维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绩效考核缺乏成本导向,导致项目生命周期价值打折。这些粗放做法使得上半场高投入换来低效率、低产出、低回报,当前很多综合型环保企业利润空间下降,运营业务效益不高,部分项目即便勉强达标,盈利也面临挑战,还需应对政策加码的要求。若不具备存量优化升级能力,企业可能在下半场产业升级中丢掉上半场跑马圈来的地盘。二、环保的专业性在于运营:效益背后是系统能力比拼环保企业的专业性和专业价值更多体现在运营而非工程。随着运维重要性升级,针对上半场粗放型发展的改进改造成为关键,运营升级是集腋成裘的系统化过程,国内现阶段运营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节流降低能耗、药耗是很多企业降本的主攻方向。如水处理场景的曝气改造为智能曝气系统可提升效率,药剂管理通过在线水质监测 + 智能加药系统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可实现高效利用。开源“副产品价值再造” 易被忽视。例如北京某垃圾焚烧厂通过炉渣资源化创造收益,飞灰稳定化产品用于矿山回填。技改优化弥补早期工艺设计不足并响应提标要求。北京某污水厂 2022 年 “提标不扩容” 改造,配合生化池运行策略优化,年均节省电费 300 万元,药剂成本下降 20%。运营输出部分企业凭借运营管理优势开拓存量增长业务
展开全文⮟
0
0
0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昨天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5 月 16 日,在行业热切的目光中,中化二建集团基础设施工程公司的水木明拓绿氢制 60 万吨绿氨(综合楼)项目盛大举行开工仪式。这一项目宛如一颗投入氢能产业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预示着行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变革与飞跃。该项目选址于极具战略意义的位置 —— 原料加工园。其东至巴润工业园区经二路,西临空地,南接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北靠巴润矿业。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项目在资源整合、产业联动等方面创造了天然优势,为后续高效生产运营奠定坚实基础。从建设内容来看,项目规模宏大且规划精细。其核心是打造一条年产 60 万吨的绿氢合成氨生产线,这一生产线堪称整个项目的 “心脏”,源源不断地输出绿色能源产品。为保障生产线的稳定高效运转,一系列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其中,制氮系统为生产提供关键的氮气原料,如同人体呼吸系统为生命活动提供氧气;脱盐水系统确保生产用水纯净无杂质,避免因水质问题影响生产设备与产品质量;循环水系统则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维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稳定,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余热发电系统更是巧妙地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变电站为整个项目的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是项目的 “动力源泉”;而办公生活区的建设,则为项目团队提供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中化二建集团基础设施工程公司项目部深刻认识到这一项目的重大意义,在开工仪式上郑重承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业主、监理紧密协作,构建起坚不可摧的项目建设 “铁三角”。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精心组织每一个施工环节,从原材料采购的严格把关,到施工工艺的精细雕琢,再到工程进度的合理把控,每一步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项目部全体成员目标明确,就是要按时按质向业主交付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工程,为推动绿氢制绿氨产业发展树立标杆典范,助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展开全文⮟
0
0
0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2天前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在环保领域,化学制药废水堪称 “头号难题”。某制药企业生产车间里,看似普通的生产、洗涤过程,却暗藏 “排污危机”—— 各类废水源源不断排出,它们成分复杂得像 “化学迷宫”,污染物浓度爆表,排放时间毫无规律,可生化性差到让微生物 “望而却步”,处理难度可想而知。其中,高盐工艺废水更是 “难啃的硬骨头”。盐分浓度高达 140000 - 150000mg/L,COD 浓度也能飙升至 10000mg/L。这对二级处理中的微生物来说,就像把人扔进了 “盐水炼狱”,根本无法正常 “工作”。高有机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加上大量盐分,三重 “紧箍咒” 让废水处理效果大打折扣,而这类废水的治理,直接决定着整个废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是否达标。还有其他高浓度有机废水,它们携带的毒性物质,严重抑制微生物活性。要是不提前 “降降它们的火气”,后续二级处理就会压力山大,微生物的正常 “新陈代谢” 也会被搅得一团糟。面对如此棘手的废水,高级氧化法就像 “超级英雄” 闪亮登场。它专门针对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原理是产生羟基自由基这个 “分子粉碎机”,将废水中的有机物 “大卸八块”,降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小分子。羟基自由基堪称 “无差别攻击手”,对各种有机物都能精准打击,去除效果十分出色。根据羟基自由基的 “诞生方式”,又可分为(类)Fenton 氧化法、臭氧高级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多种 “战斗形态”。预处理是化学制药废水处理的 “关键钥匙”。针对高盐、高 COD 等特殊废水,必须 “对症下药”。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 “秘密武器”,它通过水解、发酵、产乙酸、产甲烷四个 “连环大招”,把废水中的有机物逐步分解,将大分子污染物变成小分子,大大提升废水的可生化性。像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等厌氧工艺,都是处理废水的 “得力干将”。以 UASB 反应器为例,它的 COD 去除率能轻松突破 80%,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扫清障碍。处理氨氮污染物,A/O 工艺是 “行家里手”。化学制药废水中的氨氮,在 A/O 工艺(缺氧 + 好氧)的 “魔法” 下无处遁形。废水先进入缺氧池,利用原废水中的有机物当 “粮草”,再通过硝化液回流,把好氧池产生的硝态氮 “搬运” 过来,在缺氧池完成反硝化反应,硝态氮中的氧成为反硝化菌的 “能量源”,最终实现脱氮目标。
展开全文⮟
0
0
0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2天前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在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中,又一重大项目迎来关键里程碑!5 月 15 日,备受瞩目的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传来捷报 ——220 千伏自发用升压站电气综合楼顺利封顶,同时 4 台主变压器全部顺利就位,这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电气综合楼作为升压站的关键配套工程,建筑面积约 2300 平方米,它就像一座 “智慧中枢”,建成后将肩负起升压站设备管理及运维调度的重任,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 4 台主变压器堪称升压站的 “心脏”,承担着电压转换和电能输送的核心职能,它们的顺利就位,为后续电力输送筑牢根基。此次电气综合楼封顶与主变压器就位,意义非凡,为升压站后续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待升压站建成投运,将为松原项目化工部分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如同为项目装上强劲引擎,推动其加速前行。松原项目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项目,它是国家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规划分期建设 300 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及 80 万吨绿色合成氨和绿色甲醇。项目一期总投资 69.46 亿元,规划建设 80 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及年产 20 万吨级绿色合成氨和绿色甲醇装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产。一旦松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绿电就地消纳和高附加值转化,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通绿色氢氨醇规模化生产路径、促进绿色化工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将加速贯通氢能产业 “制储输用” 各环节,为国内绿色氢氨醇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示范引领,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迈向新高度!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绿色能源 “巨轮” 扬帆起航!
展开全文⮟
0
0
0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5天前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中国碳市场三年:发电企业的 “碳” 路突围与行业变革启示
一、碳市场三年:从机制建立到行业变革的 “催化剂”自 2021 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这个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已平稳运行近三年。其初衷是以市场机制推动碳减排,如今更成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目前虽仅覆盖发电行业,但碳交易数据已深度嵌入企业经营逻辑 —— 从年度报表的 “关键字”,到决定盈亏平衡、产业调整甚至生存发展的 “核心变量”,其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2024 年发电企业碳交易 “成绩单”:冰火两重天的生存图景(一)整体数据:微利背后的极端分化财务表现:2024 年 28 家发电企业碳交易总收入 23.48 亿元,总支出 22.69 亿元,净收益 3587 万元。看似全行业微利,实则呈现 “二八效应”:头部盈利:仅 5 家企业利润破亿,3 家尤为突出(华电国际净赚超 5 亿、国电电力净赚 4.36 亿、豫能控股净赚 1.66 亿);尾部亏损:超半数企业亏损,华能国际、粤电力 A、京能电力等煤电企业亏损超 2.7 亿元,最高达 3.11 亿元。(二)盈亏密码:碳管理能力与业务结构的双重博弈1)盈利企业共性配额盈余:通过技术改造、绿电布局实现碳排放低于配额,富余配额通过交易变现(如晋控电力、吉电股份营业外收入显著增长);主动管理:建立灵活碳资产管理机制,部分企业通过碳金融工具(如配额预测、CCER 项目)优化成本(豫能控股虽盈利仍面临 CCER 履约压力)。2)亏损企业困境
煤电依赖:以煤电为主的企业面临 “高排放 + 保供刚需” 双重压力,配额缺口大,被迫 “高价补票”(江苏国信、皖能电力等营业外支出激增);管理滞后:缺乏碳成本核算机制,被动应对市场波动,成本无法传导至电价。三、煤电企业的 “碳焦虑”:保供与减碳的艰难平衡
展开全文⮟
0
0
0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6天前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绿氢燎原西北!俊瑞集团与凉州区携手点燃 “双碳” 新引擎
当河西走廊的长风掠过光伏矩阵,当祁连山下的阳光化作绿氢能量,一场关于清洁能源的变革正在武威凉州区悄然启幕!5 月 12 日,俊瑞绿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凉州区正式 “牵手”,重磅签约 “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这不仅是企业战略版图上的关键落子,更是为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点燃了一盏西北明灯!借风揽光,绿氢沃土得天独厚为什么是凉州区?答案藏在这片土地的 “天然基因” 里!年均超 3000 小时的光照如同永不熄灭的 “太阳灶”,广袤的戈壁滩上风能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这里简直是绿氢生产的 “天选之地”!俊瑞集团精准锚定这一优势,规划打造 “风光发电 — 绿电制氢 — 储运应用” 全链条体系 ,一座高效低碳的绿氢生产基地即将拔地而起。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绿氢超万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 30 万吨!这不仅是一串亮眼的数据,更是向世界展示 “凉州方案” 的底气。硬核科技,赋能双碳加速跑作为国内绿氢领域的 “排头兵”,俊瑞集团这次带来了满满的 “黑科技”!国际领先的智能化制氢设备如同精密的 “绿色能量工厂”,搭配数字化管理平台,确保每一度电、每一克氢都被高效利用。更值得期待的是,企业还将结合凉州区资源特色,探索风光电与氢能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未来这里产出的绿氢将化身 “绿色燃料”,为重型卡车注入清洁动力,助力高碳工业褪去 “灰头土脸”,换上 “绿色新装”!政企同心,共筑西北绿氢标杆签约现场,俊瑞集团董事长田生军满怀信心:“凉州区是我们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市场的重要支点,我们誓要打造标杆项目,让‘俊瑞绿氢’成为西北清洁能源的闪亮名片!” 凉州区区委常务副区长徐俊生也掷地有声:“全区将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一路‘绿灯’护航,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全力打造西北绿色能源转型的‘样板间’!”从蓝图到现实,这场合作正以加速度推进。预计到 2027 年,首期项目将实现投产,届时,凉州区将成为绿氢产业版图上的璀璨坐标!未来,俊瑞集团将继续深耕氢能产业链,携手各方伙伴,在绿色能源的赛道上一路狂飙,共同书写中国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展开全文⮟
0
0
0
18221756169
展会策划师
+ 关注
原创
9
关注
0
粉丝
0
18221756169
9天前
·
·
·
收藏
关注
不感兴趣
投诉举报
分享
发布了展会:2025年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
2025年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
0
0
0
数据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展圈号
18221756169
公司
邮箱
城市
职位
展会策划师
生日
标签
个人足迹
2025年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
2025-05-12
2026年德国汉诺威金属板材加工技术展览会
2025-05-09
展会邀请函EDEX2025第四届埃及(开罗)国际防务展
2025-05-09
在上市仪式上,宁德时代董事长兼 CEO 曾毓群发表了《创新全球零碳科技,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主题讲话,深入阐述了全球零碳经济的广阔前景以及宁德时代的战略布局。宁德时代的港股上市,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全球零碳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在零碳时代,宁德时代将携手各方,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宁德时代在全球零碳经济领域创造更多辉煌,也期待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零碳经济的建设中来,共同打造属于我们的 “您的时代”!
一、碳市场三年:从机制建立到行业变革的 “催化剂”自 2021 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这个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已平稳运行近三年。其初衷是以市场机制推动碳减排,如今更成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目前虽仅覆盖发电行业,但碳交易数据已深度嵌入企业经营逻辑 —— 从年度报表的 “关键字”,到决定盈亏平衡、产业调整甚至生存发展的 “核心变量”,其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2024 年发电企业碳交易 “成绩单”:冰火两重天的生存图景(一)整体数据:微利背后的极端分化财务表现:2024 年 28 家发电企业碳交易总收入 23.48 亿元,总支出 22.69 亿元,净收益 3587 万元。看似全行业微利,实则呈现 “二八效应”:头部盈利:仅 5 家企业利润破亿,3 家尤为突出(华电国际净赚超 5 亿、国电电力净赚 4.36 亿、豫能控股净赚 1.66 亿);尾部亏损:超半数企业亏损,华能国际、粤电力 A、京能电力等煤电企业亏损超 2.7 亿元,最高达 3.11 亿元。(二)盈亏密码:碳管理能力与业务结构的双重博弈1)盈利企业共性配额盈余:通过技术改造、绿电布局实现碳排放低于配额,富余配额通过交易变现(如晋控电力、吉电股份营业外收入显著增长);主动管理:建立灵活碳资产管理机制,部分企业通过碳金融工具(如配额预测、CCER 项目)优化成本(豫能控股虽盈利仍面临 CCER 履约压力)。2)亏损企业困境
煤电依赖:以煤电为主的企业面临 “高排放 + 保供刚需” 双重压力,配额缺口大,被迫 “高价补票”(江苏国信、皖能电力等营业外支出激增);管理滞后:缺乏碳成本核算机制,被动应对市场波动,成本无法传导至电价。三、煤电企业的 “碳焦虑”:保供与减碳的艰难平衡
当河西走廊的长风掠过光伏矩阵,当祁连山下的阳光化作绿氢能量,一场关于清洁能源的变革正在武威凉州区悄然启幕!5 月 12 日,俊瑞绿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凉州区正式 “牵手”,重磅签约 “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这不仅是企业战略版图上的关键落子,更是为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点燃了一盏西北明灯!借风揽光,绿氢沃土得天独厚为什么是凉州区?答案藏在这片土地的 “天然基因” 里!年均超 3000 小时的光照如同永不熄灭的 “太阳灶”,广袤的戈壁滩上风能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这里简直是绿氢生产的 “天选之地”!俊瑞集团精准锚定这一优势,规划打造 “风光发电 — 绿电制氢 — 储运应用” 全链条体系 ,一座高效低碳的绿氢生产基地即将拔地而起。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绿氢超万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 30 万吨!这不仅是一串亮眼的数据,更是向世界展示 “凉州方案” 的底气。硬核科技,赋能双碳加速跑作为国内绿氢领域的 “排头兵”,俊瑞集团这次带来了满满的 “黑科技”!国际领先的智能化制氢设备如同精密的 “绿色能量工厂”,搭配数字化管理平台,确保每一度电、每一克氢都被高效利用。更值得期待的是,企业还将结合凉州区资源特色,探索风光电与氢能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未来这里产出的绿氢将化身 “绿色燃料”,为重型卡车注入清洁动力,助力高碳工业褪去 “灰头土脸”,换上 “绿色新装”!政企同心,共筑西北绿氢标杆签约现场,俊瑞集团董事长田生军满怀信心:“凉州区是我们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市场的重要支点,我们誓要打造标杆项目,让‘俊瑞绿氢’成为西北清洁能源的闪亮名片!” 凉州区区委常务副区长徐俊生也掷地有声:“全区将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一路‘绿灯’护航,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全力打造西北绿色能源转型的‘样板间’!”从蓝图到现实,这场合作正以加速度推进。预计到 2027 年,首期项目将实现投产,届时,凉州区将成为绿氢产业版图上的璀璨坐标!未来,俊瑞集团将继续深耕氢能产业链,携手各方伙伴,在绿色能源的赛道上一路狂飙,共同书写中国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