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暂无记录
热门搜索
  • 俄罗斯军工展
  • 海南农博会
  • 马来西亚食品
  • 电动车
  • 电池
未开始
SETK 2025

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展览会SETK 2025

展会时间:2025-10-15 至 2025-10-17

展会地点:亚洲 • 哈萨克斯坦 • 阿拉木图

展会周期:一年一届 • 第届

主办单位:Intro

展馆名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组展单位:

展览面积:0㎡展商数量:0家观众数量:0人

标准展位:-元/平米

光摊展位:-元/平米

加入计划
展位预定
门票预定

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展览会SETK 2025

展会圈,你的参展指南!

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展览会

The SETK 2025

展会时间:2025年10月15-17日

展会地点: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

主办单位:Intro

同期举办:2025年哈萨克斯坦新能源电动车及充电桩展(EVSK)

中国总代:东方福泰(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展会介绍

2025年10月15-17日,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展览会SETK 2025将在阿拉木图国家展览中心举行。这场展会由Intro主办,是中亚地区新能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行业盛会之一,聚焦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随着哈萨克斯坦政府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转型,SETK 2025不仅是技术展示的平台,更是连接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与科研机构的重要桥梁。

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展览会SETK 2025将汇聚来自中国、德国、瑞士、美国等国家的光伏组件制造商、电池技术企业、储能系统集成商及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展品涵盖高效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储能系统、液流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逆变器、微电网控制平台等,全面展示从家庭储能到公用事业级储能的多场景应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展会将设立“技术创新区”,集中展示适应哈国高温、风沙等特殊环境的储能设备与光伏系统解决方案。

除了展览,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展览会SETK 2025还将举办多场专题论坛与闭门圆桌会议,邀请哈萨克斯坦能源部、KEGOC国家电网公司、Qazaq Green协会及国际能源专家,共同探讨储能系统在电网调频、负荷平衡及可再生能源消纳中的作用。政策解读环节将重点介绍哈国最新的容量市场机制、税收激励与绿色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投资路径。

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展览会SETK 2025现场还将设有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亲身操作光伏储能系统,了解其安装流程与运行方式。主办方还将推出“中亚绿色能源创新奖”,鼓励本地初创企业与国际品牌围绕哈国能源场景提出创新解决方案。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展览会SETK 2025不仅是一次行业聚会,更是哈萨克斯坦迈向绿色能源未来的重要节点。对于希望布局中亚市场的企业而言,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机会。

展品范围

1、光伏储能:智能电网、光伏储能电源/并网逆变器/扬水逆变器、储能变流器、UPS电源、防静电逆变电源、稳压器、整流器、电阻滤波、BMS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监控管理系统、离网型家用储能系统、锂电UPS系统、大功率器件集成等;储能电池设备、包装/焊接/激光/检测设备、太阳能供水系统及产品;太阳能集热采暖设备;太阳能建筑应用;太阳能组件、PV制造设备、硅原料、充电设备、储能设施、传输设备。

2、电池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燃料电池、其它电池技术、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能转气技术(甲烷,氢,电解技术和相关设备等)、其他能源存储方法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太阳能电池、铁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液流电池、空气电池、飞轮电池、锌镍电池等、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各类电池用制造设备、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线、测试仪器、零部件和充电器、原辅材料;石墨烯原料/薄膜;

3、能量存储系统:住宅类固定储能系统应用、商业和工业类固定储能系统应用、规模级公共事业类固定储能系统应用、大功率类(汽车、电动交通)移动储能系统应用、低功耗段(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储能系统应用、牵引用蓄电池(工业卡车、叉车)、牵引用蓄电池(轨道车辆)、不间断电源(UPS)等。

4、储能系统的组件与设备: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技术与设备、电力电子存储系统、电池测试、检验与安全性管理、冷却/升温管理。

5、制造设备、材料和组件:电池制造、模块制造和系统装配、原材料、组件和设备、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技术和设备、存储系统的电力电子设备、电池测试、安全、冷却/热管理、电池制造、模块制造和装配、材料。

6、生物能源:CDM基础设施,开发,减少碳排放、生物气、农业解决方案、沼气池、涡轮机、鼓风机、储备、内燃机和气体净化设备、燃烧和气化、锅炉、涡轮机、发动机、内燃机和气体净化设备。

7、风能和水力发电:电力设备、SPP 和VSPP、风能和水力发电、涡轮机、电控、建造、测量和控制设备。

8、其它Other :电池行业用三废处理设备、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与设备、研发服务、教育、培训、行业协会、组织、贸易出版物,出版等。

市场介绍

一、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市场分析

哈萨克斯坦的光伏电池与储能市场近年来火速崛起,正成为中亚绿色转型的中坚力量。作为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与国家政策支持的国家,哈国不断加大对光伏和储能的投资,力求在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

首先,从政策驱动来看,2025年哈萨克斯坦能源部推出了包括90 MW太阳能在内的多轮拍卖,共计规模达到1.8 GW,涵盖风电、太阳能、水电及生物质能项目,其中太阳能项目达90 MW。这表明国家正将太阳能与储能项目纳入整体能源规划,为市场提供了明确发展路径和资金支持。

其次,从装机规模与市场增长层面,今年上半年哈国新增太阳能装机超过15个项目,总装机量达800 MW,多数光伏项目开始搭配储能系统,以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提高电网稳定性。截至2024年底,哈国可再生能源占全国电力消费的比重为6.67%,2025年第一季度提升至接近6%,其中太阳能比重增长率高达33%。这些数字说明光储系统的快速落地已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

产业层面,中国厂商在哈光伏电池与储能领域表现尤为抢眼。组件方面,包括隆基、晶科、天合、阿特斯在内的四家中国巨头占据超过65%市场份额;在锂电储能领域,CATL、比亚迪、Sungrow等中国厂商凭借价格与技术优势主导市场,其中CATL参与多个“光储+工商业”项目,市场占比约为30%。与此同时,Sungrow作为逆变器及储能系统集成商,在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中广泛部署。

欧美品牌如Tesla、ABB、Saft等主要聚焦于高端储能与微电网市场,在这一细分领域占据约15%的份额。他们通常应用于大型工业园、商业设施及紧急电力供应场景,尽管市场空间相对小众,但附加值较高。

技术层面,“光储一体化”成为主流趋势。国家与机构合作发布了关于BESS(电池储能系统)潜力白皮书,以促进储能系统在频率调节与电网平衡方面的部署。同时,类似Masdar和Total Eren与政府签署的风电+储能合作协议,正在推动超过GW级规模的“新能源+储能”复合项目落地,代表着产业从试点阶段迈入规模实施阶段。

从痛点来看,哈国目前仍面临电网老旧、基础设施瓶颈与本地制造能力欠缺的问题。但与之并行的是不断出台的财政激励、拍卖机制的透明化以及各类拍卖机制的出台,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合作,也有助于本地储能制造与系统集成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产业细分

1、按系统类型划分

并网系统(On Grid):主要用于城市与工业区域,接入国家电网,支持大规模发电与调度。

离网系统(Off Grid):适用于偏远地区与矿区,解决电力覆盖盲区,提升能源独立性。

混合系统(Hybrid):结合太阳能、风能与储能系统,适应季节性负荷与不稳定供电场景。

微电网与区域电网(Grid Connected):用于社区、园区与商业综合体,提升本地能源自治能力。

2、按电池技术划分

锂离子电池:主流选择,适用于住宅、商业与工业场景,具备高能量密度与长寿命。

铅酸电池:成本低但性能有限,逐步被淘汰。

液流电池(Flow Battery):适用于高温与极端气候,适合矿区与远程站点。

固态电池:处于技术验证阶段,未来有望提升安全性与能量密度。

3、按应用场景划分

住宅用储能:支持夜间用电与电价优化,结合屋顶光伏系统部署。

商业与工业储能:用于峰谷电价套利、负载管理与备用电源,提升运营稳定性。

公用事业级储能:部署于大型光伏电站与风电场,支持电网调频与负荷平衡。

远程与离网场景:如矿区、边境哨所、牧区等,解决供电孤岛问题。

4、按容量范围划分

<10 kWh:适用于家庭与小型商铺。

10–100 kWh:适用于中型商业与社区级应用。

100–500 kWh:适用于工业园区与微电网系统。

>500 kWh:用于大型电站与区域级储能中心。

5、按技术功能划分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支持远程监控、负载预测与自动调度。

V2G双向充电技术:探索电动车与电网互动,提升储能灵活性。

AI调度平台:结合气象预测与负荷模型,实现储能系统最优运行。

热管理与耐候设计:适应哈国极端气候,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寿命。

三、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政府政策

1、国家战略与发展目标:哈萨克斯坦政府在《2030年燃料与能源综合体发展概念》中提出,到2029年部署11.7GW储能容量,以应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带来的不稳定性。该战略与《2060碳中和愿景》相辅相成,强调储能系统在电网调频、负荷平衡与清洁能源整合中的关键作用。

2、法律框架与定义体系:《可再生能源法》首次对储能系统(ESS)进行定义,明确其为“具备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装置,用于电能的积累、存储与释放”。该法案将储能纳入拍卖交易机制,允许新能源项目配套储能设施,但并未强制要求所有项目必须配置储能。

3、技术规范与运营管理:能源部已修订《电网规则》与《电站技术运行规则》,涵盖储能系统的测试流程、自动控制要求、频率调节能力与电量管理机制。储能系统类型被细分为机械、电化学、化学、电气与热能五类,并在电力输出方案设计阶段予以明确。

4、市场机制与运营主体:拟议中的《电力法修订草案》引入“储能系统运营商”概念,赋予其在容量市场中的独立参与权。运营商可向单一买方提供“容量可用性服务”,并获得最长15年的固定回报机制,包括资本支出回收、贷款利息与投资回报率。

5、财政激励与投资保障:政府计划通过容量服务保障采购机制,为储能项目提供长期财务支持。同时研究引入分时电价机制与税收优惠政策,提升项目商业可行性。部分试点项目已获得中哈合作框架下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援助。

四、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市场趋势

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政策驱动、技术升级与应用拓展并行的趋势。根据行业预测,2025至2031年间该市场将保持年均12%至15%的增长率,累计装机容量有望突破11.7GW。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碳中和战略的持续推进、电网调频需求的上升以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压力的加剧。

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仍是市场主流,占据超过70%的份额,广泛应用于住宅与商业场景。与此同时,液流电池与固态电池开始进入试点阶段,尤其适用于高温与远程应用环境。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与AI调度平台也逐步普及,实现储能系统的远程控制与负荷预测优化,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在应用场景上,家庭与商业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小容量产品(<50kWh)普及。公用事业级储能部署加快,主要服务于大型光伏电站与风电场,承担电网调频与负荷平衡任务。此外,离网与微电网系统在矿区、牧区与边境地区加速落地,有效提升能源独立性与供电可靠性。

市场结构方面,哈萨克斯坦储能市场由本地企业与国际技术供应商共同参与,形成“本地运营+外资技术”的合作模式。未来,混合系统解决方案将成为主流,结合太阳能、风能与储能一体化部署,提升系统灵活性与经济性。政府通过拍卖机制与容量市场建设推动储能系统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格局。

投资层面,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包括容量服务保障机制、税收优惠与分时电价试点等措施,为储能项目提供长期财务支持。绿色金融与中哈合作框架下的资金注入也加速了项目落地进程。储能系统逐步被纳入电力市场交易体系,提升商业化运营能力,增强投资吸引力。

五、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产业概况

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与储能产业正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覆盖上游原材料与设备制造、中游系统集成与工程建设、下游运营维护与能源管理等多个环节,成为中亚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受益于丰富的日照资源、国家政策支持和外资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在哈国多地实现落地,并带动储能系统的同步建设。

在产业结构上,目前哈国本地光伏组件与储能设备制造能力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关键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隆基、天合、晶澳等光伏组件制造商,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储能设备商,在多个项目中实现规模化供货。与此同时,一些哈国本地企业也开始参与系统集成、EPC建设与项目运营等环节,通过与国际厂商合作,提升自身工程与服务能力。

在工程建设方面,大型地面电站依然是主要开发形式,集中分布在南部与东部日照强、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如江布尔州、突厥斯坦州等。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涉足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城市微电网项目,尤其是在首都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分布式项目数量逐年递增。此外,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稳定性,哈国能源局也在推动储能项目与现有变电站、电网节点相结合,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

储能应用方面,目前仍以锂电池系统为主,主要服务于发电侧配套、电网侧调节及通信、交通、工矿等场景。哈萨克斯坦政府鼓励通过招标引导市场机制,推动储能在容量调节与电网支撑中的商业化落地。同时,一些国际开发商如Masdar、Total Eren等也在与哈方合作推进“光储+风电”混合能源项目,标志着本地储能市场正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发展。

六、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市场动态

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与储能市场正在经历从政策推动向项目落地的转变,市场动态频繁且高度活跃。2024年以来,多个大型光储项目陆续启动并取得实质进展,标志着该国新能源发展已由“愿景”阶段进入“建设”阶段。特别是在中亚能源一体化、国家电力结构调整以及对俄出口电力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哈国正借助光伏与储能技术大力提升自身的能源独立性与绿色竞争力。

从项目实施角度来看,南部和中部地区如图尔克斯坦州、江布尔州已成为光伏投资热点。2024年下半年,位于图尔克斯坦的200MW光伏电站正式并网投产,配套建设的50MWh锂电池储能系统同步投入使用,这是目前中亚最大的“光储一体化”项目之一,由哈萨克国家电力公司与中国合作方联合开发,不仅提升了清洁电力并网比例,还显著缓解了高峰负载压力。与此同时,ACWA Power和Masdar等中东企业在卡拉干达州推进超1GW的光伏储能基地建设,预计将于2026年前后逐步投产。

在商业模式上,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探索“光储+售电”一体化路径,通过参与即将启动的现货电力市场,实现峰谷套利与辅助服务收益。同时,国家层面也正研究“储能容量补偿机制”,为储能运营方提供额外激励,降低系统回报周期。这种机制预计将在2025年中试点落地,将大大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此外,本地配套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阿斯塔纳、阿拉木图等地的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设立了光储系统实验室,推动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及热控技术的本地适配。部分初创企业如EcoEnergy、KazGreen Power等开始试水“模块化储能系统”与户用光储解决方案,填补中小型市场空白。

七、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储能品牌市场占有率

2025年,哈萨克斯坦光伏电池与储能市场品牌格局日趋清晰,呈现出“中资品牌强势领跑,欧美高端差异化补充,本地参与稳步增长”的三分格局。不同细分环节的市场占有率表现如下:

1、光伏组件市场占有率:中国品牌依然在组件市场占据压倒性优势。隆基、天合、晶科和阿特斯等“四大”企业合计占据市场份额约 65%–70%,主要依赖其高性价比、高效PERC/N型产品和长期渠道积累。尤其是在大型地面电站项目中,中资品牌已成项目“标配”。欧美品牌如Q Cells、REC、First Solar等主攻高端项目或对欧洲认证依赖较高的工程,市场份额约 15%左右,集中于国际融资主导的项目。本地品牌如Astana Solar虽已实现部分产线自主,但在产能与技术成熟度上仍有限,占比在 5%以下,多服务于政府或示范工程。

2、储能系统与电池品牌占有率:锂电池储能系统方面,CATL、比亚迪、Sungrow等中国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超过 60%,其中CATL在大规模“光储一体化”项目中尤为活跃,占比约 30%。比亚迪凭借电芯与储能系统一体化优势,广泛参与工业及电网侧项目。欧美企业如Tesla Powerwall、Saft(道达尔旗下)、Fluence主攻高端微电网与商业楼宇市场,占比 15%-20%。这些系统尽管成本高,但因性能稳定与品牌信任度,在大型国际开发商中仍具吸引力。

3、储能逆变器与系统集成:Sungrow、华为等中国品牌在储能逆变器领域强势占位,合计市占率约 50%-55%,依托成熟技术、全球项目经验与本地支持快速渗透。欧美品牌如SMA、ABB、Schneider Electric等则在部分国际融资项目中应用广泛,占比在 20%-25% 之间。本地系统集成商如Kaz Green、EcoEnergy等初具规模,主要提供中小型商业储能方案,市场份额虽不高(约 5%-8%),但正呈上升趋势。

组展单位:东方福泰(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微信服务号:展会圈

 

#新能源##光伏#

0.0
共0条评价
  • 5星力推0%
  • 4星推荐0%
  • 3星还行0%
  • 2星较差0%
  • 1星很差0%
展会数据
  • 0推荐
  • 0去过
  • 0想去
  • 0分享
  • 0转发
热心智慧圆月 展会策划师
+关注
  • 原创774
  • 关注0
  • 粉丝4

公司:

邮箱: fcg@163.com

电话: 13260273952

标签:

最新图集
相关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