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球经济现状:处于下行通道,但区域分化明显
1.整体下行压力加剧
- 2025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增速预计下滑至1.8%,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主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及高利率环境抑制需求。
-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50%),欧洲、美洲制造业疲软,亚洲相对稳健。
2.区域表现分化
- 新兴市场韧性较强:中国、印度、越南等2024年GDP增速超5%,成为全球增长主引擎。
- 发达国家承压:美国消费放缓、制造业PMI跌至48.7,欧洲面临通胀与金融稳定双重挑战。
结论:全球经济处于“弱复苏+高风险”阶段,下行压力短期难解。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内需疲软的背景下,越南等东南亚市场为中国企业化解产能过剩、开拓新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机遇
二、越南市场的核心机遇
- 经济韧性与政策红利
- 越南2022-2024年GDP增速保持东南亚前列,疫情期间仍实现正增长,其90%的进出口依赖度使其成为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关键节点。
- 政策支持:越南政府大力吸引外资,如比亚迪2年内计划扩建100家经销店;RCEP协定降低区域关税壁垒,中企可借力提升竞争力。
- 产业承接与成本优势
- 劳动力红利:越南工人平均年龄仅25岁(中国部分工厂超40岁),生产效率更高。
- 供应链转移需求:欧美采购商正将订单转向东南亚,如家具、电子加工等领域。2024年越南新批162家外资工厂中,130家为中企投资(占比80%)。
- 市场潜力与中企成功案例
例如:
- TCL越南工厂年营收超10亿美元,占本土电视市场头部;
- 海尔旗下AQUA洗衣机市占率第一;
- 沙钢集团通过代理商覆盖胡志明市建材市场。
三、破局策略建议
- 供应链重构:“中国+东南亚”双基地模式
- 案例:东莞企业将核心研发留在国内,低附加值环节转移至泰国1;家具企业保留高附加值部件在华生产,组装环节迁越南。
- 深度本地化:规避政策与竞争风险
- 合作建厂:宝武钢铁与台塑合建河静钢厂服务汽车产业链;
- 本土认证:申请越南原产地证书(如RCEP)降低关税。
- 技术升级与品牌化
- 转型高附加值产品:如节能变压器(越南政策鼓励)、智能家居;
- 案例:代工企业通过电商平台(Lazada/Shopee)试水自主品牌。
- 借力政策与平台资源
- 参与越南国际五金展(VIETBUILD)、广交会线上渠道;
- 利用政府“外贸转内销”扶持政策,同步开拓国内与东南亚市场。
结论:越南是破局关键而非万能解药
越南市场对建材、家电、机械、电子加工等行业机会显著,但需避免“低端产能平移”。企业应结合 “技术升级+本地化合作+多元市场布局” ,将越南作为区域供应链跳板,辐射东盟乃至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