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暂无记录
热门搜索
  • 俄罗斯军工展
  • 海南农博会
  • 马来西亚食品
  • 电动车
  • 电池
未开始
The 13th KBS 2025

2025年韩国高阳电池储能展

展会时间:2025-09-10 至 2025-09-12

展会地点:亚洲 • 韩国 • 高阳

展会周期:一年一届 • 第13届

主办单位:Korea E & Ex Inc.

展馆名称:韩国国际会展中心(KINTEX)

组展单位:东方福泰(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展览面积:0㎡展商数量:0家观众数量:0人

标准展位:-元/平米

光摊展位:-元/平米

加入计划
展位预定
门票预定

2025年韩国高阳电池储能展KBS 2025

展会圈,你的参展指南!

2025年韩国高阳电池储能展

The 13th KBS 2025

展会时间: 2025年09月10-12日

展会地点: 韩国·高阳·韩国国际会展中心(KINTEX)

举办周期: 一年一届·第十三届

主办单位: Korea E & Ex Inc.

中国总代: 东方福泰(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展会介绍

随着韩国推进“碳中和2050”目标,电池储能系统(ESS)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节与能源安全中扮演关键角色。高阳作为首都圈重要的工业与技术城市,聚集了众多能源科技企业与研究机构,为电池储能技术的展示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韩国高阳电池储能展KBS 2025顺应能源结构多元化趋势,集中呈现储能在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关键作用。

2025年韩国高阳电池储能展KBS 2025将涵盖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系统集成、热管理、安全监控、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核心环节,形成贯穿研发、制造、部署到运维的完整展示路径。现场还将重点介绍储能在家庭、商业、工业与大型电网侧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之间的匹配效率。

2025年韩国高阳电池储能展KBS 2025将举办多场专业论坛与技术交流会,聚焦储能材料创新、系统安全性提升、循环利用与标准体系建设。韩国国内主管机构、研究院与行业协会将同步发布最新政策导向与市场引导信息,促进企业掌握技术演进趋势的同时,理解政策与商业化路径的联动逻辑。

借助高阳优越的会展基础设施和靠近首尔的区位优势,2025年韩国高阳电池储能展KBS 2025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与北美的储能技术与设备企业,带来全球先进的解决方案与技术展示。通过产业对接、贸易洽谈与示范项目合作,高阳正加快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储能技术集聚地与国际交流窗口。

展品范围

1、二次电池区:镍镉电池、储能系统、镍氢电池、铅酸蓄电池、NAS电池、其他充电电池/存储技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充电电池、铅蓄电池、空气电池、电容器、钠硫磺电池、蓄电系统。

2、原材料区域: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材料组件、材料、电极材料、电解质、分隔器、集电体、顶板、安全阀、电极箔、绝缘管、活性炭、离子水溶液、吸氢合金、箔制造设备及配件、自动化生产、电力电子技术设备、外壳、冷却、通风等组件、各类电池用制造设备、测试仪器、原材料、零部件等。

3、机械设备区域:电池生产设备、测试设备、电池生产技术、燃料电池生产技术、电解槽、各类储能技术、研究和开发、 材料、生产技术、特殊工艺、测试台、氢能源开发、氢能源基础设施、氢能源储存、工业BHKW(热电联产机组)和研磨机、搅拌混合机、涂布设备、干燥机、卷压机、切片裁切设备、冲压机、电极组装设备、电极板卷取机、电极堆栈设备、电解液注入设备、雷射焊接机、电池包装设备、充电设备等。

4、电动车区域:电动车电池充电、放电系统、充电桩、电动三轮车、电动两轮车、电动汽车等。

5、能量储存区域: ESS系统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其它电池技术、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能转气技术如甲烷、氢、电解技术和相关设备等其他能源存储方法。

6、研发区域:学术单位对电池的有关研发成果研究所和项目、大学与学院、贸易出版社/媒体/杂志、协会等其他机构。

7、其他区域:电池介绍推广电池行业用三废处理设备;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与设备等。

市场分析

一、韩国电池储能市场分析

韩国电池储能市场正在从单一硬件导向向数字能源系统协同演进。随着AI调度系统与能源管理平台(EMS)的推广,储能设备正融入更复杂的多能互补场景中,实现对光伏、风电、电动车充电桩等资源的实时预测与智能调度。这种趋势促使储能系统不再只是电网的“蓄水池”,而是演变为高频交互的智慧节点,为电力市场提供动态平衡服务。

在韩国主要城市如首尔、釜山与仁川,城市更新计划成为分布式储能加速落地的新推手。老旧建筑改造、城市综合体建设、绿色校园与微电网小区项目中,储能系统被纳入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设计。这不仅优化了负载管理与峰谷调节,还促进了新一代绿色建筑标准的落地。储能因此逐步嵌入城市更新的制度逻辑中。

受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韩国部分沿海与山地地区面临电力系统应急调节压力,储能系统被纳入地方政府“气候韧性提升”方案。相较于统一部署策略,地方在系统容量、安全标准与调度方式上形成差异化布局,如济州岛采用高能量密度方案以保障孤网稳定,而江原道则倾向移动式储能设备应对突发灾害需求。

韩国储能产业正在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接口提升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面向中东、东南亚与欧洲市场时,强调快速部署、场景适应与远程监控能力。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等企业正重构产品架构,从电芯、电池簇到整机系统形成更清晰的出口版本,辅以售后、运维、金融支持等软性服务,实现储能技术的出口综合化转型。

二、韩国电池储能产业细分

1. 按电池技术类型细分: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Li-ion ESS):目前市场主流,占据超过85%的份额,广泛应用于电网调节、家庭与商业储能。以NCM(三元)与LFP(磷酸铁锂)为主,前者适用于高能量密度场景,后者强调安全性。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VRFB ESS):主要用于长时储能项目,如风光协同示范区,具备可重复充放、寿命长、不易热失控的特点,适合中大型工业用户。

固态电池储能系统:尚处于试点与产业化初期,目标为提高安全等级与能量密度,主要由大企业主导研发试点,布局未来储能替代技术。

2. 按应用场景类型细分:

电网侧储能系统:服务于频率调节、电力削峰填谷、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等,项目规模大,以集装箱式系统为主,政府与电力公司共同推动。

用户侧储能系统(工业与商业):用于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大型建筑,实现电费优化、供电保障,系统强调高功率密度与智能运维平台集成。

住宅储能系统(Home ESS):体积小、集成度高,适用于家庭屋顶光伏配套系统,在首尔与京畿道的绿色建筑中逐步普及,强调便捷安装与联网管理。

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系统:为风能与太阳能电站提供输出平滑、稳定并网功能。储能时间更长,逐渐采用混合电池或液流方案以提高经济性。

3. 按安装方式细分:

固定式储能系统:以集中式建设为主,部署于变电站、能源园区、港口工业区等,具备大规模调度能力。

移动式/模块化储能系统:用于应急电力、偏远地区、军用、野外施工等场景,具备高机动性,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三、韩国首尔电池储能政府政策

电池储能系统纳入首尔绿色建筑强制标准:首尔市政府自2023年起将电池储能系统(ESS)纳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新建公共建筑与大型商业设施需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设备,用于能效管理与光伏配套,政策通过规范引导储能系统从规划设计阶段融入城市能源架构。

提供分布式储能系统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为推动居民与中小企业部署分布式储能系统,首尔市实施“能源独立型社区”补助计划,提供设备安装补贴、节能贷款支持及地方税减免,特别鼓励与太阳能系统联用的住宅型储能产品,以降低用电成本并提升市区电力自给率。

推动老旧公共设施储能改造与能量管理平台建设:首尔在城市更新政策中要求老旧市政建筑逐步安装智能储能系统,并与能源管理平台对接,用于错峰调节与需求响应,提升公共能源效率。政策强调数据集成与智能调度功能,增强储能系统的使用效能与管理能力。

建立储能系统消防与安全标准监管体系:首尔市与韩国电气安全公社联合发布储能系统消防安全指引,强化系统选址、通风、防爆、防火措施的合规审查,对商用和大型项目实施定期检查制度,并推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池与BMS系统,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四、韩国电池储能市场趋势

韩国电池储能市场正从“卖设备”逐步转型为“卖解决方案”。龙头企业开始布局从电芯制造、系统集成到全生命周期运维的服务体系。尤其在工业园区与城市微网项目中,储能被打包成合同能源管理(ESCO)与电力托管等新型服务,用户关注的焦点从初期投资转向长期收益与风险控制,形成设备+平台+服务的复合型商业模式。

为解决储能系统初期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的问题,韩国逐步引入绿色债券、储能资产证券化(E-ABS)、收益分享合约等金融工具。一些试点项目采用“用能即付费”与“性能保底”模式,将储能系统视为运营型资产,由第三方金融机构主导资金配置,推动储能从政策依赖走向市场自主化运营。

韩国储能市场正在向多产业融合扩展。储能技术不仅服务电力系统,也开始进入数据中心、港口物流、轨道交通等高能耗行业,承担备用电源、负载调节与碳排管控职能。特别是在自动驾驶车辆充电中,储能被用于“快充中继站”,实现柔性供电;未来还将与氢能系统耦合,支持跨能源形式的智能调度。

随着韩国储能系统在海外项目中不断落地,政府和企业联合推动以KS(韩国工业标准)为基础的国际储能标准提案,力求在ISO与IEC等国际平台掌握技术认证主导权。韩国希望通过标准输出带动设备出口、专利授权与系统集成服务输出,形成“技术—规范—产业”三位一体的全球竞争战略。

五、韩国电池储能产业概况

韩国电池储能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工特点。首尔聚集了能源政策制定、高端系统集成与软件平台开发力量,蔚山则依托汽车与石化产业链发展大规模工业储能需求,而龟尾则以电池材料和部件制造见长,成为关键配套产业基地。三地协同推动从核心材料、储能设备到运维平台的全产业链体系。

韩国政府与高等院校联合设立“储能科技研究中心”,并开设储能工程硕博士课程,培养面向电化学、电力系统、数据算法和消防工程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内部设置“储能工程师”职业认证标准,加速人才实战能力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技术支撑。

在韩国储能产业链中,众多中小企业专注于BMS、热控系统、电池外壳、消防模块等细分环节,形成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结构。同时,这些企业针对中小学校、便利店、偏远地区等开发本地化储能解决方案,实现差异化竞争,增强产业的整体韧性与适应力。

韩国积极推动退役电动车电池的回收与二次利用,将其应用于非关键性储能场景如通信基站、电动巴士换电站等,构建“储能+回收”一体化体系。通过标准化回收流程和再制造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初装成本,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储能产业生态。

六、韩国电池储能市场动态

韩国电池储能市场正经历政策转型,从初期高额补贴阶段逐步向以电价机制、碳收益和系统服务费用为核心的市场化路径发展。近期,韩国能源公社调整电网调频(FR)储能系统结算方式,强调系统效率和响应速度。这种“按表现付费”的趋势促使厂商从单纯堆容量转向提升运维和调控能力,产业结构随之洗牌。

韩系电池厂商如LG Energy Solution和三星SDI在欧洲、北美大举建设储能电芯工厂,带回了先进技术路线和标准经验。例如在美国参与社区储能项目后,LG开始在韩国本地推出同类产品包,适配首尔都市圈住宅需求,实现“全球经验本地转化”,形成产业链国际循环反哺模式。

韩国政府启动将储能系统纳入国家碳交易平台的试点,使具备调节能力的储能设备能因减少峰值化石发电而获得碳信用额度(CER)。这推动电力企业与储能商协同布局碳市场,将储能系统视为减排资产,激发了新一轮绿色金融产品设计,为项目盈利模型增加新维度。

伴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平台快速进驻储能领域,韩国市场正在出现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储能系统。这些系统可根据电价、气候、负荷模型实时优化充放电策略,部分社区储能已实现自动错峰与局部配电预测。AI技术正在成为储能市场中新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传统电力工程公司向数据驱动型企业转型。

七、韩国电池储能品牌市场占有率

1. 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

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5%-30%

主要客户:特斯拉(Tesla)、通用(GM)、现代(Hyundai)等

技术优势:高镍NCMA电池、磷酸铁锂(LFP)储能电池

应用领域:电动汽车(EV)、电网储能、家用储能

2. 三星SDI(Samsung SDI)

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0%-25%

主要客户:宝马(BMW)、Rivian、Stellantis

技术优势:21700圆柱电池、全固态电池(2025年试量产)

应用领域:高端电动车、工商业储能系统

3. SK On(SK Innovation子公司)

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5%-20%

主要客户:福特(Ford)、大众(VW)、起亚(Kia)

技术优势:高能量密度软包电池、超快充技术

应用领域:电动汽车、电网级储能

4. 其他韩国品牌(如EcoPro BM、POSCO Energy)

全球市场占有率:约5%-10%

主要业务:电池材料(正极、负极)、中小型储能系统

组展单位:东方福泰(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微信服务号:展会圈

0.0
共0条评价
  • 5星力推0%
  • 4星推荐0%
  • 3星还行0%
  • 2星较差0%
  • 1星很差0%
展会数据
  • 0推荐
  • 0去过
  • 0想去
  • 0分享
  • 0转发
ISA 展会策划师
+关注
  • 原创542
  • 关注0
  • 粉丝3

公司:

邮箱:

电话: 18611583896

标签:

最新图集
相关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