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主题: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
主要内容
1.全面展示各级各类学校所需的教育装备
2.网络同步展示及信息推广
3.举办教育装备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发布会
4.举办各类学术交流及有关第86届教育装备展示活动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执行单位: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青岛市教育局、山东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展会时间地点
布展时间:2025年10月21日-23日展出时间:2025年10月24日-26日撤展时间:2025年10月26日16:00后开始
展会地点: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三沙路3399号)
教育部办公厅于2024年7月2日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下是文件的核心内容解析:
一、总体目标
- 时间框架:3至5年内实现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数字化教学成为常态。
- 关键方向:
- 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体系,覆盖中小学、高校及管理者。
- 推动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创新。
- 优化教师发展模式,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营造教育家成长环境。
二、六大重点任务
1. 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
- 标准制定:出台教师智能素养标准、校长数字能力标准等,修订师范生能力标准。
- 全员培训:
- 通过“国培计划”和国家级平台开展专项培训(如人工智能、数字素养)。
- 地方需制定特色研修方案,覆盖全体教师。
- 动态测评:建立数字素养评价指标,定期发布测评报告,支持数据驱动的改进。
2. 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 环境建设:升级智慧校园、智能研训室,师范院校建设智慧教育中心。
- 技术应用:
- 开发教师智能助手,支持备课、学情分析等全流程。
- 推广人工智能应用典型案例,举办教学创新交流活动。
3. 教师发展模式转型
- 培养改革:师范生课程增加数字教育、AI应用内容,AI辅助教学诊断。
- 终身学习:整合教师学习数据,AI精准推送资源,建立学习积分制度。
- 名师引领:建设虚拟名师工作室,开展“数字支教”和跨区域协同教研。
4. 数字资源供给优化
- 资源开发:聚焦师德、科学教育、心理健康等领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智能升级:开发多模态教材、沉浸式师训系统,提升资源推送精准度。
5. 数字治理能力提升
- 服务整合:国家平台全流程管理教师发展数据,建立教师教育大模型。
- 评价改革:
- 将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资格考试和高校认定。
- 推动基于数据的多维评价,关联职称评聘。
- 安全保障:制定AI应用伦理规范,加强数据监管和师德教育。
6. 国际合作行动
- 全球协作:通过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平台,共建教师能力合作网络。
- 标准输出:推广中国《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三、实施保障
- 组织机制:地方政府和学校需制定专项方案,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
- 示范引领:建设“百区千校万师”(100个特色区、1000所特色校、10000名名师)。
- 经费支持:优化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多元参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政策亮点
- AI深度整合:从师范生培养到在职教师发展,全程嵌入人工智能技术。
- 数据驱动:依托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教师发展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 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数字教育标准走向全球,参与国际认证体系建设。
意义与影响
该通知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系统性改革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支撑。其突出特点在于:
- 标准化引领:建立分层分类的数字素养框架。
- 实践导向:强调真实场景中的技术应用与创新。
- 生态构建:整合政府、学校、企业、国际多方资源,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10月24-26日,青岛)的召开与《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政策高度协同,为政策落地提供了技术展示、供需对接、经验交流的关键平台。参展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及教师群体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下是具体分析:
核心价值与战略价值
一、政策与展会的核心联系
1. 技术供给与政策需求的直接匹配
- 展会的核心主题:本届展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AI教育硬件、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虚拟教研系统等,与政策中“数字环境建设”“智能助手应用”等任务直接呼应。
- 典型案例展示:政策要求推广“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展会中企业(如科大讯飞、希沃等)将展示成熟应用场景(如AI备课系统、学情分析工具),为地方和学校提供“即选即用”方案。
2.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落地
- 校企合作桥梁:政策鼓励“地方、学校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展会是企业发布新产品(如教育大模型、数字师训平台)的最佳窗口,也是师范院校、地方教育局寻找技术合作伙伴的高效渠道。
- 资源开发生态构建:政策提出“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开发”,展会中教育资源服务商(如人教社、学科网)将推出多模态数字教材、学科知识图谱等新型资源,加速优质资源供给。
3. 国际视野拓展
- 中国标准对外输出:政策强调“参与国际数字教育规则制定”,展会国际展区(如松下、索尼的教育显示技术)可促进中外技术对标,同时向国际推广中国《教师数字素养》标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二、参展对各主体的核心意义
1. 对教育行政部门(如各地教育厅/局)
- 政策落地参考:通过观摩展会中的区域教育数字化案例(如上海“三个课堂”应用、成都智慧教育示范区),制定本地实施方案。
- 资源采购决策:直接对比各类智慧教室、教师培训平台的技术成熟度,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 对学校与教师
- 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可现场体验AI评课系统、虚拟教研工具等,直观理解政策要求的“数字素养实践路径”。
- 痛点解决:职业院校可对接“数字孪生工厂”展商,解决政策中“专业培养与实习实践衔接”的难题。
3. 对企业(教育科技公司)
- 市场风向标:政策明确将“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资格考试”,企业可针对性开发测评工具(如教师数字素养模拟考试系统)。
- 商业模式创新:政策提出“终身学习积分”,企业可推出积分管理平台或与地方政府合作运营师训项目。
4. 对师范院校
- 培养方案优化:通过展会了解智能教育装备(如AI微格教室),调整师范生课程设置,落实政策“增加AI应用课程比重”要求。
- 实践基地建设:与参展企业共建“智慧教育中心”,实现政策倡导的“师范生智能见习”。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三、参展需重点关注的领域
根据政策导向,建议优先关注以下展区内容:
- 教师发展数字化工具
- AI教研助手、教师数字画像系统、师德师风VR培训平台等。
- 智慧校园基础设施
- 5G+智慧教室、区域教育云平台、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对应政策“数字环境建设”)。
- 国际教育技术合作
- 海外教育科技企业展台,探索“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潜在伙伴。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四、总结:展会的战略价值
第86届教育装备展是政策发布后的首个全国性行业盛会,其意义在于:
- 加速政策转化:将文件中的“任务清单”转化为可采购、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 凝聚行业共识:通过论坛、发布会等活动(如“教师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形成政企校协同推进的合力。
- 动态校准方向:企业通过观展反馈可及时调整研发重点(如政策强调的“生成式AI应用指引”相关产品)。
建议行动:各地教育局可组织“政策+展会”联合考察团,学校可开展“数字化教学创新工作坊”,企业需突出“政策合规性”和“教师赋能实效”的宣传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