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十五五”空天信息产业规划顺利实施,响应国家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的指导方针,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空天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回顾并总结“十四五”期间我国空天信息及遥感技术发展最新成果,分享国际国内遥感高精尖人才在遥感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应用和成果交流。
由中国遥感委员组织,中国遥感委员会联合国家航天局对地 观测与数据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 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 业委员会、广州大学空天遥感创新研究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 遥感学院、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分中心、南方航天商业中心共同承办,组织单位于 2025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 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第 23 届中国遥感大会暨展览会,以会+展形式将全面展示遥感行业全产业链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新材料,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遥感产业健康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赋能大湾区未来产业。组织单位汇聚遥感产业高端人才,将大会办成行业前瞻、技术交流、展览展示、贸易洽谈、国际合作为一体的行业
展览范围
(一)遥感技术与空天信息技术设备
航空、临近空间、航天和深空平台:用于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的相关技术设备,如商业航天器、卫星应用系统、深
空探测器及地面系统装备等。
卫星系统:包括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等各类卫星系统。
机载遥感设备:高分辨率 CCD 数码相机、轻型光学相机、多
光谱成像仪、红外扫描仪、激光扫描仪
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高清监控设备、
图像传输系统、激光测距、全景摄影机、多功能光学稳定平台、微光电视摄像机、分幅照相机、航空视频记录器等。
数据传输与通信设备:卫星数据传输系统、通信链路设备、
地面接收站设备等。
导航与控制技术导航定位设备:导航接收机、惯导陀螺组合导航、GPS、GNSS、导、陀螺、组合导航、磁力计、北斗芯片等。
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飞控软件及硬件、仿真系统、测速装置、控制仿真、虚拟现实系统、舵机伺服机构
等。
通信与数据链技术:卫星通信天线、无线链路、卫星数字数据链路发射、地面控制站、设备车、接收机、发射系统、通信系统、转发器、便携式卫星通信站、车载 SNG 等。
无人机与航空遥感设备无人机平台:各类固定翼、多旋翼型的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
航空遥感载荷:航空摄影测量相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高
清监控设备、图像传输系统、红外夜视设备激光测距全景摄影机、微光电视摄像机、航空视频记录器等仪、测试、仿真与保障。
测试与验证设备:卫星环境模拟设备(真空、热真空、振动、
电磁兼容测试):传感器标定与校准系统:空间辐射效应测试设备。
(二)低空经济
低空飞行器制造:通航(直升机)、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
军工级)整机、eVTOL 飞行器、飞行汽车、固定翼无人机、旋翼货运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配套产品等。
低空基础设施: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飞行服务站、维
修基地、通信、导航、气象、油库、低空空域管控系统、无人机飞行信息系统、无人机反制系统等基础设施、地面保障基础设施、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地面保障基础设施以各类通航、直升机起降基础设施设备、低空新型基础设施、以低空智联网和新型低空飞行器起降场地、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航空航天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火箭研发制造、发射设施、商业火箭运输、载人飞船、遥感卫星、卫星导航、卫
星大数据智能应用、卫星通导遥技术、地面设备、商业卫星制造、微小卫星、基础元件与部组件制造、核心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产品等。
无人系统:无人潜航器、无人船、陆空一体化无人系统、水
下飞行器、无人艇、飞行摩托、飞艇、无人动力伞、移动机场、飞行器等。
高校及产业园:空间遥感科研院所、高校和测绘地理信息产
业园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空间遥感及地理信息园区规划、招商引资。
展会时间:2025 年 11 月 29 日-12 月 1 日
展会地点:广州·广交会堂
邮 箱: 3474888653@qq.com
联系人:罗小姐13539497086(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