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ull name of the 2025 Shanghai Inter
2025上海国际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利用展览会
0顶赞
关注
28天前
794
0
0加入计划
分享
  • 展会时间
    2025-12-11 至 2025-12-13
  • 展会地点
    亚洲 • 中国 • 上海
  • 展会周期
    一年一届 · 第1届
  • 观众数量
    30000人
  • 展览面积
    24000㎡
  • 展商数量
    500家
  • 展馆名称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 标准展位
    -元/㎡
  • 光摊展位
    -元/㎡
  • 主办单位
    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        
  • 组展单位
    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时间:2025年12月11-13日

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
               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
               废弃物发电专委会
支持单位:
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系人:钱静15237103772

国家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正处于发展方式加快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城市更新深度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践行的关键阶段。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多重推动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新兴产业固废资源化水平不够高;可回收物回收政策保障力度有待加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需更加畅通;区域固体废弃物协同治理体系有待构建等问题。未来,行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通过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和加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企业将更加注重碳排放核算和碳减排行动,推动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本次展会将汇集该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探讨技术进步的新方向与未来趋势。致力于科研机构、生产流通企业及行业观众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废弃物也是资源和城市治理共同体新理念,将促进行业的创新发展,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向行业用户提供品质更优、技术更先进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政策驱动与战略意义
顶层设计强化
“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推动再生资源行业成为关键抓手,据测算,再生金属利用可减少原生资源开采能耗60%-90%。
2021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较2020年提高20%。
“无废城市”试点深化
全国60+试点城市探索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模式,如深圳通过“互联网+回收”覆盖90%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率提升至42%。
二、行业痛点与突破方向
技术瓶颈
新兴产业固废(如光伏组件、锂电池)回收率不足30%,需突破高效拆解与稀贵金属提取技术(如湿法冶金、等离子体分离)。
低值可回收物(玻璃、复合包装)因分选成本高导致回收率低于20%,需智能分拣(AI+光谱识别)与政策补贴联动。
体系梗阻
回收网络“最后一公里”缺失,建议推广“两网融合”(环卫+再生资源)模式,如上海建成8000个回收点,分拣中心覆盖率达100%。
区域协同不足,可借鉴京津冀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机制,建立固废数据共享平台。
三、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
数字化赋能
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回收(如宁德时代“电池护照”),实现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
工业互联网平台(如海尔“卡奥斯”)整合回收-分拣-再制造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30%以上。
低碳工艺突破
钢铁行业氢能炼钢(如宝武集团HyCROF技术)可减少碳排放90%,再生铝短流程工艺节能95%。
商业模式创新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强制电子电器企业回收率达50%,推动联想等企业建立闭环供应链。
碳交易激励:再生资源企业参与CCER(如格林美年减排50万吨CO2eq,创收超亿元)。
四、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
欧盟“绿色新政”借鉴
立法要求2030年包装材料再生比例达70%,德国“双元系统”实现90%以上包装物回收。
中国可探索“再生材料强制掺混比例”(如英国要求塑料瓶含30%再生料)。
本土标杆案例
雄安新区“无废城市”规划嵌入地下管廊智能垃圾收运系统,预期固废减量40%。
浙江虎哥环境“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居民参与率超80%,资源化率95%。
五、展会价值与行业展望
本次展会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技术-资本-政策”对接平台,建议聚焦:
前沿技术展示:如退役风机叶片热解制氢、CO2矿化封存技术。
政企协同机制:发布《再生资源碳减排核算方法》团体标准,推动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城市治理范式:输出“无废园区”“零碳社区”标准化解决方案,加速全国复制。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正从“低小散”向“高精尖”转型,需以技术创新为内核、制度创新为保障、模式创新为纽带,最终实现“资源闭环”与“碳中和”双重目标。展会的举办将催化跨领域合作,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展品范围

废弃物处理技术设备WASTE DISPOSAL TECHNICAL PLANT

固体垃圾收集设备,拖车,垃圾捣碎机,垃圾容器,动力传送装置,垃圾倾卸装置,垃圾车维护与清洗设备,垃圾掩埋机,捣碎机,挑选设备,垃圾沥出液控制与处理系统,垃圾再利用系统,输送装备,垃圾分类系统,垃圾打包机,垃圾能源利用设备,有毒垃圾处理设备,混合肥料生产设备等;
可再生能源设备RENEWABLE ENERGY
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系统方案,分拣,色选,磁选,抓料机,打包机,剪断机,拆解机,破碎机,塑料破碎设备,塑料清洗设备,塑料熔融设备,塑料型塑设备,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带电破碎设备技术、废旧锂电池回收系统、热裂解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废轮胎炼油设备,废旧轮胎处理设备,废钢加工、报废汽车/拆解、有色金属加工及分选,钢铁废料处理技术设备,材料回收和再利用装备,路再生铝破碎,物料分类机(振动筛分,气流分离),压缩机,造粒机,热解机,液压打包机,清洗设备等;
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设备WASTE DISPOSAL TECHNICAL PLANT
智能固废管理系统,控制和实验室技术,实验室设备,测量仪器,分析仪器,监测系统,污水,废物和空气的 过程控制,环境信息系统,智能识别与分类,计量与奖励系统,数据记录与远程监控,满载提醒与智能调度、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等;
可再生能源行业RENEWABLE ENERGY INDUSTRY
橡胶再生及轮胎翻新,塑料再生,新能源废旧电池,塑料再生行业,电子废弃物处理行业,报废汽车,建筑垃圾再生行业,废纸再生行业
废旧金属回收行业,金属再生技术及装备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等;
展位平面图
用户评价
  • 全部
  • 有图(0)
  • 推荐(0)
  • 一般(0)
  • 不推荐(0)
共0评价
评论

表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