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6年6月18日-20日 地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邀 请 涵
展会规模: 80,000+ ㎡ 600+ 100000人次 50+场
展区面积 预邀展商 专业观众 行业论坛
参展范围:
—氢燃料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客车、公交车、商务车、轻卡、特种车、工程车、氢内燃机汽车、HCNG内燃机车等。
—制氢设备技术与氢气供应—
氢气制造设备/技术,重整设备/技术,多种工艺制氢生产设备/技术(天然气蒸汽转化、甲醇裂解制氢、煤制氢、水电解制氢、化学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余氢供应企业;甲烷/丙烷/丁烷/甲醇,纯氢气,合成氢、混氢、汽油/煤油/溶剂油,氢气检测仪器。
—加氢设备—
加氢反应釜、加氢反应器、高压消解罐/瓶、高压换热器、高压分离器、加氢加热炉、加氢脱硫装置。
—氢气储运及相关设备
储氢槽/罐,氢气感应器,分配器,储氢合金,储氢相关材料,输氢管线、泵、阀,特种运输车辆等;气体涡轮/蒸汽涡轮,变频器/变流器,吸收式冷冻机,纯净水制造设备,研磨机/分配器/混合器,清洁设备,熔炉/干燥炉/烧成炉,电脑辅助制造,其它相关设备等。

—燃料电池系统及成果应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碱性燃料电池(A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磷酸燃料电池(PAFC)、磷酸掺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BI-P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金属空气燃料电池(MAFC)及其它燃料电池系统与制品;氢内燃机等;成果应用: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应急电源)、手机及特殊市场,其他应用等。
—燃料电池及关键部件和供应技术
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电极/催化剂,膜电极组,其它电池堆材料,气体扩散膜,隔离膜,热利用/热能技术,气电共生系统,散热器,加热器,热水储存槽,热交换器,供应技术:阀门/接头,化学氧化物,压缩机,纳米碳管,泵,送风机,其它相关产品技术;评估/测试/分析:单电池测试设备,电子负载仪器,氢器传感器,气体分析设备,分析软件,电特性评估装置,材料测验仪器,电池侧射设备;
—加氢站成套设备
氢气车载运输瓶组、氢气计量装置/压缩系统/储存系统、售气系统、加气机、控制系统、液氢运输车辆。
—氢液化工厂
净化装置、压缩机撬、膨胀机与液化装置、储存净化器、冷箱换热器。
—车载供氢系统
储氢气瓶、氢气减压器、减压阀、压力开关、循环泵、分析仪、传感器、流量计、仪器仪表等。
—综合展示
氢能基础设施,氢能专利及成果转让,氢能示范区,氢能园区,大学和研究机构等。

燃料电池的核心知识与技术发展解析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如氢气、甲烷、乙醇)与氧化剂(如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兼具清洁、高效、安全等优势,是能源转换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方向。以下从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分类、应用与历史等维度展开解析:
一、工作原理:高效清洁的能量转化逻辑
燃料电池的核心是“直接电化学反应”,无需燃烧过程,因此能量转化效率远高于传统内燃机(内燃机效率约40%,燃料电池可达80%以上)。以氢燃料电池为例:
- 反应过程:负极(氢气)→ 氢原子外层电子离异(生成电子+氢离子);正极(氧气)→ 氢离子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释放热量。
- 能量输出:电子因“膜层阻挡”在负极聚集,形成电压差,驱动电子通过外电路(如电机、电器)流动,实现“持续发电”(无需充电、耗尽,只要燃料/氧化剂供应,就能持续工作)。
二、技术特点:清洁、高效、安静的能源优势
燃料电池与传统能源技术(如内燃机、化学电池)相比,核心优势体现在:
- 高效性:实际能量转换效率约50%(部分场景可达80%),远超内燃机(约40%)。
- 清洁性:反应过程无燃烧,产物为水(氢气为燃料时)或水+二氧化碳(甲烷为燃料时),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常规发电厂。
- 安静性:无运动部件、反应温度低,噪声水平极低。
- 持续性:燃料(如氢气)从外部供应,补充时间短(几分钟内完成),可实现“不间断供电”。

三、分类:不同电解质下的技术路线
按电解质类型,燃料电池可分为五类,各具应用场景与技术特点:
- 碱性燃料电池(AFC):早期技术,电解质为碱性溶液,对燃料纯度要求高。
- 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电解质为熔融磷酸盐,需高温(200℃以上),适合固定式发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解质为陶瓷固体,高温(600℃以上)运行,效率高但成本高。
-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高温(600℃以上)运行,燃料适应性强。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解质为聚合物膜,低温(80℃左右)运行,体积小、功率密度高,被公认为“最理想的车用燃料电池”(如氢能汽车核心动力源)。
四、应用与历史: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演进
- 历史沿革:燃料电池技术诞生于18世纪中叶,20世纪60年代通用电气首次将其应用于汽车,开启产业化探索。
- 产业趋势:随着技术进步,燃料电池功率密度提升、体积/成本下降,电动车辆(如氢能汽车)的电源可行性持续增强。
- 争议与共识:全球对“氢能经济”存在分歧,但“研究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已形成行业共识,成为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方向。
-

五、总结:燃料电池的未来价值
燃料电池通过“直接电化学反应”实现高效清洁发电,技术分类多元、应用场景广泛(从固定式发电到移动式动力源),是能源领域“清洁化、高效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发展既依赖技术突破(如降低高温燃料电池成本、提升PEMFC寿命),也需产业生态协同(如氢能供应链完善),未来有望在交通、电力等领域扮演更关键角色。
关注国内自主请致电173创新的企业成长;联系4970为国内成长性企业刘慧1608了解更多详情拓宽国际国内市场渠道提供平台
关注国内自主请致电173创新的企业成长;联系4970为国内成长性企业刘慧1608了解更多详情拓宽国际国内市场渠道提供平台
#氢能源#
#燃料电池#
#新能源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