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韩国国际电池储能展BAS 2025
展会圈,你的参展指南!

2025年韩国国际电池储能展
The BAS 2025
展会时间:2025年11月05-07日
展会地点:韩国·京畿道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
主办单位:BatteryAsia Organizing Committee
同期举办:2025年韩国国际光伏储能展TSA 2025
中国总代:东方福泰(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展会介绍
韩国京畿道KINTEX展览中心将迎来亚洲领先的电池与储能技术盛会——2025年韩国国际电池储能展BAS 2025。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览之一,本届展会汇聚了全球电池产业链的核心企业、系统集成商和技术创新者,展示从电池原材料、电芯与模组制造,到储能系统、BMS及电动交通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技术成果。此次展会不仅展示产品,更通过技术、政策和市场趋势的互动交流,为行业提供全方位洞察。
2025年韩国国际电池储能展BAS 2025预计展出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吸引来自全球的上百家展商和超过20,000名专业观众。参展企业涵盖电芯、电池模组、整包储能系统、PCS及BMS系统、电动汽车储能方案、商业和移动电源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无论是公用事业储能、工商业储能还是住宅侧储能,观众都能在现场全面了解最新技术、创新产品及市场应用案例。

2025年韩国国际电池储能展BAS 2025期间,主办方将组织50多场论坛和技术研讨会,邀请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以及企业高管,围绕电池技术创新、储能系统集成、电网调度与政策趋势进行深入交流。同时,展示专区还将呈现智能储能管理、虚拟电厂(VPP)、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及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芯等前沿技术。通过这些活动,参会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行业动态、技术路线和投资机会,同时与潜在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拓展商业和国际市场。

2025年韩国国际电池储能展BAS 2025不仅是一个展示创新技术的平台,更是推动国际合作、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的重要节点。韩企在电芯和系统集成方面具备技术优势,而海外厂商的参与也推动了全球技术交流与商业模式创新。无论是电池制造商、储能系统供应商、电动交通方案提供商,还是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都能在展会中获取战略信息、资源对接和商业机会。
2025年韩国国际电池储能展BAS 2025还特别关注政策解读和市场前景,结合韩国乃至亚太地区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帮助企业了解中央合同采购、拍卖机制、并网审批及补贴政策的最新动态,从而更好地规划项目和投资。

展品范围
1、储能技术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其它电池技术;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能转气技术(甲烷,氢,电解技术和相关设备等);其他能源存储方法
2、能量存储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s:住宅类固定储能系统应用;商业和工业类固定储能系统应用;规模级公共事业类固定储能系统应用;大功率类(汽车、电动交通)移动储能系统应用;低功耗段(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储能系统应用,;牵引用蓄电池(工业卡车、叉车);牵引用蓄电池(轨道车辆);不间断电源(UPS)等。

3、储能系统的组件与设备Components and Equipment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s: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技术与设备;电力电子存储系统;电池测试、检验与安全性管理;冷却/升温管理。
4、制造设备,材料和组件Manufacturing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电池制造;模块制造和系统装配;原材料。
5、其它Other:研发服务;教育,培训;行业协会、组织、贸易出版物,出版等。

市场介绍
一、韩国电池储能市场分析
截至 2025 年,韩国电池储能系统(ESS)市场进入快速扩张期,呈现政策驱动与企业需求共同推动的格局。国家级并网调峰需求和企业端电力购买协议(PPA)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 年,韩国通过中央合同市场机制组织了总规模约 540 兆瓦(MW)的 ESS 拍卖,其中包括 500 MW 的本岛项目和 40 MW 的济州岛项目,预计将在 2026 年全面投运。这些项目不仅缓解了电网负荷,还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并增强了电网调频和备用能力,显示出政策从试点走向常态化集中采购的趋势。

市场结构上,短中期(2025–2028 年)仍以公用事业和大型电站项目为主导,而长期则逐步向工商业和住宅侧延伸,形成“电网侧+分布式侧”双轮驱动格局。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电池储能在削峰填谷、频率调节及备用能力方面的价值愈发凸显。
技术供应端,韩国本土电池厂商在 ESS 领域占据优势地位。LG Energy Solution、SK On 和 Samsung SDI 等企业不仅拥有大规模电芯与模组产能,同时积极布局 LFP(磷酸铁锂)等适合储能的电池化学体系,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需求。此外,整包系统集成商和 EPC 企业也在大型项目和工业、商业储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市场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韩国 ESS 市场正呈现出政策明确、技术成熟、市场分层清晰的特点。随着中央合同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电芯产能扩张以及企业侧储能应用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稳步提升,为韩国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二、韩国电池储能产业细分
1、电芯 / 电池模组: 韩国储能市场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包括高能量密度 NMC(镍钴锰酸锂)和面向固定储能的 LFP(磷酸铁锂)。电芯厂商既满足电动车需求,也向 ESS 专用产能扩张。大型本土企业在电芯生产规模、产能灵活调配以及海外项目供货方面占据优势,为储能市场提供核心电源保障。
2、储能整包系统(BESS):整包系统包括电池模组、PCS(变流器)、BMS(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与安全防护。整包系统按场景可分为:
电网侧大型项目:面向公用事业调峰和备用容量,容量可达数十至数百 MW。
工业与商业(C&I)侧:配合工厂、企业电力管理及峰谷调节。
住宅侧:小型家庭储能,结合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优化自发自用率。

3、系统集成与工程服务(EPC):负责项目设计、土建施工、并网以及运维一体化服务,确保储能系统符合安全规范、消防标准和长期运维要求。大型 EPC 企业通常承担电网级及工业商业储能项目。
4、能源管理与市场服务:包括能源管理系统(EMS)、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DERMS)及虚拟电厂(VPP)解决方案,实现电池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调频、负荷调节和峰谷平衡,提升储能资产经济性。
5、退役电池回收与二次利用:随着储能和电动车电池规模扩大,退役电池的二次利用逐渐形成商业链条,例如再利用于低功率储能或回收有价值材料,但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三、韩国电池储能政府政策
韩国政府高度重视电池储能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政策与监管措施推动市场发展。
1、中央合同市场(Central Contract Market)与集中采购机制:政府通过中央合同市场组织 ESS 项目集中招标和采购,2025 年首轮拍卖规模约 540 兆瓦(MW),包括本岛 500 MW 和济州岛 40 MW 项目。这一机制不仅确保电网侧储能的规模化落地,也为投资者和开发商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信号,使市场从试点向常态化采购过渡。
2、并网与安全监管政策:为保障电网安全与储能系统可靠运行,政府对消防、并网、电气安全以及长期运维提出严格要求。储能项目需符合韩国电力公社(KEPCO)及地方监管部门的审批标准,包括防火等级、热管理和电池管理系统安全性检测。这些政策虽提高了项目准入门槛,但有助于降低系统事故风险,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3、可再生能源耦合政策:政策鼓励光伏、风电与储能一体化发展(PV+ESS),并支持企业通过 PPA 购电配套储能系统,以提高可再生能源自用率和市场价值。同时,分布式储能在工商业及住宅侧获得财政和技术支持,推动多层次市场发展。
4、财政支持与示范项目:政府对关键示范工程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财政补贴、优先并网安排以及低息贷款,吸引长期资本进入 ESS 市场。这类支持不仅降低了项目融资门槛,也形成了市场成熟的示范效应,为中小企业和新兴技术应用提供了先行参考。
5、政策发展趋势:随着中央合同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和储能市场规模扩大,政策正向以下方向发展:审批流程进一步透明化、储能运维与安全标准统一化,以及退役电池回收与二次利用政策的制度化。整体来看,政策环境正在为储能市场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发展支撑,形成长效增长机制。

四、韩国电池储能市场趋势
1、市场增长趋势:韩国电池储能市场在 2023–2025 年间进入快速扩容期,2025 年中央合同市场拍卖覆盖 540 兆瓦(MW),并网项目预计在 2026 年全面落地。短期(2025–2028 年)市场仍以公用事业和大型电站项目为主要推动力,而长期则向工商业及住宅侧延伸。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储能市场增长预计将保持年均双位数增速,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3–4 吉瓦(GW)。
2、技术趋势
电池化学体系多样化:磷酸铁锂(LFP)逐渐成为固定储能的主流选择,因其成本较低、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高能量密度 NMC 电池仍在工业及高端应用中占据重要位置。
整包系统智能化:储能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EMS)、虚拟电厂(VPP)和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DERMS)深度结合,实现参与频率调节、峰谷套利和电网辅助服务,提高经济性和系统灵活性。
模块化与可扩展设计:大型电站与工商业储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负荷需求快速扩容,提高项目适应性和施工效率。

3、市场结构演变:短期内,公用事业与国营电力公司主导大规模储能市场,保障电网调频和备用容量;长期来看,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成熟,工商业侧储能及住宅储能市场将快速成长,形成“电网侧+分布式侧”双轮驱动的市场结构。
4、投资与资本趋势:企业端 PPA、绿色金融和低息政策性贷款推动资本加速进入储能市场。投资者关注高政策支持的 PV+ESS 项目以及参与中央合同市场的项目,以降低投资风险并获取稳定收益。同时,退役电池回收和二次利用产业链逐渐形成新的投资机会。

五、韩国电池储能产业概况
韩国电池储能产业形成了从上游电芯制造到下游系统集成及运维的完整产业链,涵盖电池生产、储能整包系统、系统集成、能源管理以及售后运维。
上游:电芯与电池模组
韩国本土电池企业在全球储能与电动车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LG Energy Solution、SK On 和 Samsung SDI 在电芯生产规模、产能灵活调配及海外供货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这些企业在磷酸铁锂(LFP)电池生产上持续扩张,以适应固定储能系统对安全性和成本的要求。上游企业通过产能优化和化学体系布局,为整个储能产业提供稳定核心动力。

中游:储能整包系统与系统集成
整包系统包括电池模组、PCS(变流器)、BMS(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及安全保护设施。中游企业专注于系统集成与工程服务(EPC),确保储能项目符合韩国严格的安全、消防和并网标准。大型 EPC 企业在电网侧大型储能项目和工业、商业储能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积极探索模块化设计和智能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下游:应用与运维
储能系统在公用事业、工业商业及住宅侧均有应用。公用事业储能主要承担电网调频、峰谷平衡及备用容量;工商业侧储能用于降低电费成本、支持企业碳减排;住宅侧储能结合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提高自发自用率。运维环节逐渐标准化,包括监测、预测维护及故障处理,保障长期安全和经济运行。

产业集聚与海外拓展:韩国储能产业集中在首尔及京畿道、釜山等地,形成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协同优势。同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北美及欧洲,推动产业国际化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产业特点与挑战:韩国储能产业技术成熟、品牌集中度高、系统集成能力强,但在低成本电芯、逆变器等环节仍面临国际竞争压力。此外,电网接入、地方审批及项目融资仍是制约短期扩张的关键因素。产业发展趋势显示,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将持续引导市场向规模化、智能化和高安全性方向发展。

六、韩国电池储能市场动态
大型公用事业储能项目落地:截至 2025 年,韩国公用事业储能市场快速推进。国营电力公司 KEPCO 已完成约 978 兆瓦(MW)的储能项目,覆盖多个电网调峰节点,为电网提供频率调节和备用容量。与此同时,中央合同市场机制首次覆盖 540 MW 的拍卖项目,其中包括本岛 500 MW 和济州岛 40 MW 的储能系统,预计将在 2026 年全面投入运行。这些项目强化了国家级储能布局,标志着政策从试点向规模化集中采购过渡。
企业端储能需求增长:工业和商业企业对储能的需求不断上升,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企业碳中和目标、PPA 合同以及用电成本优化。大型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分布式储能,结合光伏发电系统(PV+ESS)提高自发自用率,同时参与电力市场调频和峰谷套利,实现经济与环保双重收益。

技术与产品创新动态:韩系电池厂商持续扩张 LFP 电池产能,同时优化 BMS 系统和整包解决方案。整包系统企业不断推进模块化、智能化设计,增强储能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此外,部分企业在虚拟电厂(VPP)和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DERMS)方面加大投入,以提升储能系统在电力市场中的灵活性和收益能力。
政策推动与示范项目:政府通过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及优先并网政策,推动储能示范项目建设。2025 年多项示范工程启动,包括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工商业储能试点以及住宅储能推广计划。这些项目不仅验证技术可行性,也为未来市场规模化提供经验和标准。
市场竞争与国际合作:国内储能企业在系统集成、电芯技术及项目执行方面占据优势,但低成本环节仍面临中国制造商的竞争。韩企在技术差异化和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布局,例如向东南亚、北美和欧洲输出整包系统和储能解决方案,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七、韩国电池储能品牌市场占有率
1、电芯 / 电池模组
韩国本土三大电池企业在国内 ESS 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LG Energy Solution(LGES):凭借全产业链规模和产能灵活调配能力,占据国内储能电芯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向电动车及海外储能项目供货。
SK On:快速扩张 LFP 及 ESS 专用产能,参与国内外大型储能项目,市场份额排名紧随 LGES。
Samsung SDI:在高能量密度电芯及系统集成上具竞争力,市场份额略低于前两者,但在工业及高端储能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综合来看,这三家韩系企业在国内储能电芯市场的合计份额超过 70%,但具体比例会受到海外采购及国际竞争影响。

2、储能整包系统(BESS)与系统集成商
整包系统市场由韩系整机厂商和 EPC 企业主导:
Hanwha Qcells:在住宅和商业储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尤其在模块+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上具有品牌优势。
HD Hyundai Energy Solutions / Hyundai Electric:在大型地面电站及工业储能 EPC 项目中具核心竞争力,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本地 EPC 企业与专业 BMS 提供商:在系统集成、运维及安全合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符合韩国严格安全规范的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整包系统市场呈现出 集中度适中、技术优势明显、高端差异化为核心竞争策略 的特点。

组展单位:东方福泰(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微信服务号:展会圈

#韩国##电池##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