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 6 月18-20日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8 万平方米的展厅内涌动着工业科技的热潮 —— 一台高效中开离心泵正通过智能监测屏实时显示运行参数,叶轮转动产生的流体动能经优化设计后,效率指针稳定在 89% 的高位;AI 自适应液压控制系统旁,工程师轻点屏幕即可完成 12 项工况参数的实时调控;纳米流体技术展台前,透明容器中悬浮的二氧化硅颗粒正让液压油的润滑性能提升 40%。这场汇聚 800 余家国内外企业的行业盛会,用三大技术革新方向,勾勒出流体机械与动力传动产业的未来图景。
一、高效节能技术:从 “单点优化” 到 “系统降耗”
在流体机械核心展区,“能量回收” 与 “系统优化” 成为破解能耗难题的关键。武汉特种工业泵厂有限公司带来的明星产品 —— 高效新型中开离心泵,凭借两大技术突破重塑行业标准:其叶轮采用流体力学仿真优化设计,将水流阻力降低 18%,配合碳化硅机械密封技术实现零泄漏运行,使泵组整体效率提升至 89%,较传统产品节能 15% 以上。现场数据显示,该泵已应用于华中某大型电厂循环水系统,单台设备年节电超 20 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 160 吨二氧化碳排放。
国际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具颠覆性。德国某液压巨头展示的液压系统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双向液压泵将工程机械制动、重物下降过程中释放的势能转化为液压能储存,再反向驱动执行元件,形成 “能耗循环利用” 闭环。在港口起重机场景的模拟演示中,该装置实现 30% 的能耗回收,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某沿海港口引入 10 台该设备后,单台年减排二氧化碳 120 吨,两年即可收回设备投资成本。”
动力传动领域的节能突破同样亮眼。国内企业研发的高精度齿轮传动系统,通过齿形修形技术与表面氮化处理工艺,将传动效率提升至 98% 以上,同时使运行噪音降低 10-15 分贝。这款齿轮箱已配套至新能源汽车减速器生产线,使整车动力损耗减少 5%,续航里程增加 30 公里,吸引了东风、比亚迪等主机厂的批量采购意向。
二、“技术供给 - 场景需求” 双向匹配,释放市场潜力
展会针对不同行业痛点设置 8 场专项对接会,实现技术与需求的精准耦合。在 “油气探采专场”,宁波泰勒姆斯液压传动有限公司展示的海洋钻井平台液压系统,凭借防爆设计与同步控制技术,与中海油达成合作,将用于南海深水钻井平台建设。“深海环境压力大、腐蚀性强,这套系统的耐盐雾腐蚀等级达 C5 级,能适应恶劣海洋工况。” 现场签约金额达 1.2 亿元。
“市政环保专场” 的对接成果同样丰硕。某企业推出的智能污水提升泵组,集成远程监控与自动反冲洗功能,为武汉某污水处理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该泵组通过流量自适应调节技术,使污水处理效率提升 15%,运营成本降低 12%,现场签订 3 年运维服务协议。武汉控股、市排水公司等本地水务企业组成的采购团,当天达成采购意向金额超 3 亿元。
新能源产业的需求对接更显前瞻性。湖北徽阳新材料等新能源企业带来的流体设备采购清单,涵盖罗茨风机、冷却水泵等关键设备,吸引 20 余家参展企业现场报价。“新能源项目对设备能效要求极高,展会集中了行业顶尖供应商,我们一天就完成了 80% 的采购选型。” 该企业采购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专业买家的心声。
在市政工程领域,武汉、郑州等城市的地下管网改造项目,催生对智能阀门、污水提升泵的大量需求。武汉某阀门企业通过展会对接武汉市政院项目,其智能闸阀凭借远程控制与泄漏报警功能,中标武汉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订单金额达 8000 万元。“城市更新让智能流体设备需求井喷,我们的产能已经扩大了一倍。” 该企业销售经理说。
在农业机械领域,河南、湖北的农机企业通过展会采购武汉的液压驱动系统,使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提升 20%,油耗降低 15%。这种 “中部技术 + 中部制造 + 中部应用” 的模式,正让中部成为中国流体机械产业最具韧性与活力的增长板块。展会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参展企业占比达 45%,专业观众中 60% 来自中部六省,区域协同效应显著。
组委会:徐丹>> 185 >> 1588 >>1594 (同V)
邮箱:6305814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