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武汉工博会依托 “中国光谷” 产业积淀与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推动形成 “研发在武汉、制造在中部、应用在全国” 的产业格局,成为中部工业集群升级的 “加速器”。展会期间达成的 23 项产业链合作项目,预计带动中部工业产值新增 50 亿元。
相约2026武汉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启高端装备产业的新篇章
2026中国机博会暨武汉工博会:聚焦智能制造的未来之路
从武汉出发,探索全球工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2026年6月18-20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一场行业盛会——2026中国机博会暨武汉工业博览会。本届展会以“新质势能、智链全球”为主题,旨在推动未来产业的进步,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次行业的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的盛宴,汇聚全球智慧,展现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机博会暨武汉工博会将搭建国内外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在引进海外先进技术装备、助力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走出国门、促进科技进步、扩大同行交流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是国内外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寻找商机、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加强交流、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渠道。
产业链协同破解 “卡脖子” 难题 。针对中部装备制造高端部件依赖进口的痛点,展会牵头成立 “零部件协同研发联盟”,整合湖北的电机、江西的减速器、湖南的控制器资源。在 DCS 系统领域,联盟联合攻克高精度传感器国产化难题,替代进口后成本降低 50%;在机器人领域,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协作机器人,国内市占率有望突破 30%。湖北工业母机创新研究中心更搭建共性技术平台,首期计划实现 10 台套装备国产交付、12 项技术自主可控,打破国际垄断。
区域应用场景催生 “乘数效应” 。在汽车制造领域,湖北新能源车企的扩产需求,带动湖南的碳纤维材料、江西的精密轴承产能扩张,形成年产能超 5000 台的零部件集群。在航空航天领域,武汉的五轴加工中心与河南的特种钢材联动,为航天器部件制造提供 “一站式” 解决方案。在新能源领域,安徽的光伏企业通过展会采购武汉的激光刻蚀装备,使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 1.5 个百分点。这种 “应用牵引 + 制造升级” 的良性循环,正让中部成为中国工业科技最具活力的增长板块。
作为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展会,机博会暨武汉工博会已成为链接全球工业产业链的重要枢纽。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 余家企业参展,全面覆盖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技术等 12 大核心领域。从德国精密机床到日本工业机器人,从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到自主研发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展会集中展示全球工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升级方案。
组委会:徐经理 18515881594 (同微) 邮箱:6305814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