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是当下健康产业的热门赛道,但企业常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功效 “说不清楚”,靠传统经验宣传易被质疑;二是法规 “踩红线”,不懂备案流程导致产品下架。想让 “药食同源” 原料合规落地,需走 “科学验证 + 法规适配” 两条路。
科学验证要 “用数据说话”,不能只靠 “古法记载”。首先要明确功效靶点,比如用红枣做健脾产品,需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再做人体临床试验,招募目标人群,对比食用前后的消化功能指标(如胃动力、排便频率);最后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报告,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法规适配则要 “紧跟政策动态”,当前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不断更新,比如山楂、茯苓已纳入目录,用这些原料做产品可走 “备案制”,流程比 “注册制” 快 6-12 个月;若用未纳入目录的原料(如蛹虫草),需提前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沟通,确认功效声称范围,避免宣称 “治疗疾病”。
这些难题,在 2026 广州国际健康与营养保健品展上能找到专业答案。展会的 “中国保健食品法规注册与备案最新政策解读会”,邀请国家市监局审评专家拆解 “原料目录”“备案与注册双轨制” 的实操案例,帮你避开法规雷区;“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论坛” 则聚焦 “药食同源” 功效验证,专家会分享临床实验设计、检测标准;药食同源展区汇聚食疗药膳、健康创新原料展品,你能现场对接检测机构与合规咨询公司。5 月 8-10 日广州海珠国际会展中心,让 “药食同源” 产品既安全又合规。
组委会:
联系人:曹汉标 189 5921 6328 136 8105 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