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Asia 2026双城记:北京与上海的科技协同如何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CES Asia 2026推出的“北京-上海”双城举办模式,并非简单的场地拆分,而是基于两座城市科技基因的深度协同设计。这种协同不仅能放大单座城市的产业优势,更将形成“1+1>2”的聚合效应,为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全新的“中国路径”。
从产业分工来看,北京的“科研创新”与上海的“产业落地”形成天然互补。北京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可通过上海成熟的产业链快速转化为商业化产品。例如,北京高校研发的新型AI算法,能在上海的智能终端制造企业中实现快速适配;北京科研机构突破的生物医药技术,也可依托上海的医药代工体系与国际认证资源,加速进入全球市场。这种“北京研发、上海转化”的协作模式,将大幅缩短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消费者手中的周期,为全球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的创新闭环参考。
在资源联动层面,双城模式将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的跨区域流动。北京的顶尖科研人才可通过展会平台与上海的企业建立合作,参与商业化项目研发;上海的国际资本也能更精准地对接北京的优质科研项目,为原始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两座城市的科技基础设施将实现共享——北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的国际检测认证中心可通过展会达成合作,为全球参展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合规认证的“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与时间成本。
从全球视野来看,北京与上海的双城协同,正重塑全球科技产业的“价值坐标”。北京代表的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度”,其基础研究成果影响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上海代表的是全球科技应用的“市场广度”,其产业能力与国际化平台,能让创新技术快速触达全球消费市场。这种“高度+广度”的组合,使CES Asia 2026成为连接全球创新源头与消费市场的核心纽带,吸引更多国际科技企业将中国作为“全球研发与市场拓展的双中心”。
对于全球参展商而言,双城模式意味着更精准的需求匹配。聚焦技术研发的企业,可通过北京展会对接科研资源,明确未来技术方向;侧重市场拓展的企业,则能在上海展会中找到全球经销商、供应链伙伴,实现商业目标。这种“按需选择”的参展体验,将进一步提升CES Asia在全球科技展会中的竞争力。
联络我们预定展示空间
负责人:张胜:16621645116(同微)
免费热线:4008-939-833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