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日本国际二次电池储能展BATTERY JAPAN 2026
展会时间:2026年03月17-19日
展会地点: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第25届
主办单位:RX Japan Ltd.
组展单位:东方福泰(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日本二次电池市场(涵盖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BESS)在2024–2026年正式进入产业化放量阶段。市场呈现动力电池应用与能量储存需求双向拉动的态势,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集成技术占据主流。家用、商用与电网级储能应用场景并行增长,产业链整体经历从“零散示范”到“竞价/拍卖”再到“大型示范投产”的清晰演进节奏,市场化信号日益增强。
当前产业扩张主要依赖于三大力量的协同作用:
政府补贴与政策支持:日本国家能源政策明确将储能视为保障电力安全、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核心环节;地方政府通过补贴、试点示范等项目积极推动落地。
容量市场机制建立:日益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储能参与电力调节与辅助服务提供了商业化途径。
企业战略投资加大: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方及制造业企业纷纷加大战略投资布局。未来3–5年是项目落地关键期,规模化项目的建设速度与电网并网接入能力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主要来自三大方向:
电力系统级需求: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比例提升,“弃风弃光”与电力峰谷差问题日益突出,促使电力公司与新能源发电项目方积极采用BESS作为电网缓冲与调节工具
工商业分布式需求:城市与工业园区出于削峰填谷、降低需量电费、备用电源及能效管理的需要,推动分布式储能系统部署
交通能源一体化需求:车队与物流企业为降低用电成本、规避高峰电价,开始采用集中储能与充电站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四、 供给侧结构:全产业链协作与本土化挑战
供给环节主要由五大核心部分构成:电池单体、模组/电池包、PCS(逆变变流装置)、EMS(能量管理系统)及运维服务
供应链本土化趋势:近年来,日本本土电池厂商、整车厂、综合商社与海外供应商通过合资或长期采购协议等方式,逐步构建在地化供应链体系
成本与规模掣肘:然而,高容量电池与模组的成本控制仍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电芯和规模化装配能力,日本国内制造环节的规模效应不足问题依然是主要发展瓶颈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