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0
  • 0
  • 0
  • 0
18603929512
关注
他们为何付费也要来 CES Asia?

他们为何付费也要来 CES Asia?—— 专访往届高端观众:付费背后的价值选择

“付费不是门槛,而是筛选高质量资源的‘过滤器’。” 连续 5 年以付费观众身份参与 CES Asia 的某跨国零售集团采购总监张磊的这句话,道出了众多高端观众的共识。对于覆盖全球 4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群体而言,付费参与 CES Asia 并非单纯的入场成本投入,而是基于精准价值回报的主动选择。通过专访多位往届高端观众,其付费背后的核心逻辑逐渐清晰。

精准商贸对接:付费换效率,洽谈直达决策层

“普通展会 3 天接待 50 批观众,有效对接不足 10 批;而在 CES Asia,20 批洽谈全部直击需求核心,这就是付费门槛的价值。” 张磊所在企业自 2017 年起将 CES Asia 列为年度核心采购平台,他透露,展会通过 “付费筛选 + 资质审核” 机制,将非专业流量完全阻隔,入场观众均具备明确采购意向与决策权限。2019 年展会期间,其团队通过主办方智能商务配对系统预约的 8 家智能家居企业,均在展后 1 个月内进入样品测试阶段,其中 3 家最终签订年度采购协议,采购额超 8000 万元。

这种高效对接在科技制造领域同样显著。某汽车电子企业研发负责人李敏表示,付费机制带来的 “决策者密度” 是关键吸引力:“往届展会对接的 12 家芯片供应商中,10 家由企业高管带队参会,技术参数对接、合作条款协商可一步到位,较常规商务流程缩短 3 个月以上。” 数据印证了这一体验,往届展会付费观众中,企业决策层、采购负责人等关键岗位占比达 50%,展商与观众的有效对接率较国内同类展会提升 47%。

前沿趋势洞察:付费获先机,抢占技术制高点

对于技术研发与战略规划领域的观众而言,付费参与的核心价值在于获取行业前沿信息的 “时效性与独家性”。某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陈曦连续 4 年参会,她坦言:“这里的技术展示不是商业化成品的陈列,而是未来 1-3 年产业趋势的预览。”2018 年,她通过展会同期技术论坛捕捉到 “边缘计算与 AI 融合” 的技术方向,随后推动实验室启动相关研发,其团队 2020 年推出的边缘智能芯片,较竞品早上市 6 个月,抢占了市场先机。

联络我们预定展示空间
负责人:张焱:16621645116(同微)
免费热线:4008-939-833
电子邮件:ces@ces.ink

3小时前 河南
共 0 条评论

表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论